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师资队伍
学院办公室
硕导博导信息
学院师资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表格下载
教学育人
本科生教学与培养
研究生教学与培养
教学育人成果
学工资讯
学工概况
思政教育
学风建设
科创竞赛
学生风采
通知公告
文档下载
招生就业
专业介绍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创业
校友专栏
党群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
关工委
工会
共青团
交流合作
学术信息
国际合作
招才纳贤
下载专区
安全工作
人事工作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科学研究
学生工作
党建群团
校友工作
学院Logo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师资队伍
学院办公室
硕导博导信息
学院师资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表格下载
教学育人
本科生教学与培养
研究生教学与培养
教学育人成果
学工资讯
学工概况
思政教育
学风建设
科创竞赛
学生风采
通知公告
文档下载
招生就业
专业介绍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创业
校友专栏
党群工作
党建活动
党支部
关工委
工会
共青团
交流合作
学术信息
国际合作
招才纳贤
下载专区
安全工作
人事工作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科学研究
学生工作
党建群团
校友工作
学院Logo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09
2025-05
人工智能学院召开教学工作推进会
为推进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学院近日在将军路校区召开教学工作推进会。院长张道强、副院长朱旗、院长助理刘学军及各系主任、副主任、教学办公室工作人员等共同参会,会议由张道强主持。
06
2025-05
并行科技 “百万机时” 科研公益活动—走进南航人工智能学院
为进一步促进科研创新,助力学院在智能交叉应用及机器学习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加速科研成果产出,4月22日下午,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人工智能学院联合开展了“百万机时”科研公益活动。并行科技江苏区战略合作经理樊昌宝、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朱旗、院长助理秦杰、智能科学技术系副主任高攀以及学院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秦杰主持。朱旗首先发表开场致辞。他代表学院对并行科技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此次活动对学院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期待双方合作能够结出累累硕果。接着,樊昌宝经理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表达了对双方合作的期待,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为AI创新与应用贡献力量。随后,“百万机时” 科研公益捐赠仪式举行。这标志着双方合作的实质性推进,丰富的算力资源将切实助力学院科研工作迈向新台阶,为师生们的科研探索提供强大动力。分享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并行科技技术专家刘珍圆带来了“算力启航- 超算技术深度培训” 的精彩分享。在分享过程中,她深入浅出地讲解超算技术,为师生们答疑解惑,助力大家提升超算使用体验。值得一提的是,活动还邀请了张洋老师为大家分享宝贵经验,其所在团队近期在《Sc
24
2025-04
以经验分享为桥,做学生成长引路人
近日,主题为“做学生的引路人--导学经验交流分享会”在将军路校区举行,人工智能学院邀请了秦杰、张彤、李博涵三位老师进行经验分享,三位老师围绕不同育人场景,分享宝贵经验,为在场教师带来深度启发。 秦杰老师聚焦毕业设计指导,直面毕设指导中的痛点问题,提出“诊断-执行-支撑-提升” 四步闭环培养框架。他强调与学生携手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研本协作构建实验室知识传承体系与共享知识库,还将科创融入科研与毕设,为学生的学术成长注入新动力。张彤老师作为优秀班主任,以数据为依托、细节为抓手,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她用鼓励与陪伴温暖学生,化身“知心大姐姐”,在点滴关怀中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李博涵老师分享了与留学生交流的“系统素养、思维强化、价值对齐、交流互动” 十六字经验。他以真诚为纽带,通过分享自身故事,让留学生在异国他乡感受到温暖,领略中国文化魅力,成为留学生信赖的朋友。此次分享会,三位老师从不同维度诠释了“做学生引路人” 的深刻内涵,为教师们提供了多元的育人思路与方法,有效促进了教学经验的交流与融合,助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迈向新台阶。
14
2025-04
人工智能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吉根林教授来校讲座
4月10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组织开展了教育教学专项活动系列讲座。本次活动邀请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吉根林教授带来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学改革创新”的讲座。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道强、副院长朱旗及六十余名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讲座,活动由朱旗主持。首先,朱旗着重强调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教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发了在场教师的浓厚兴趣。随后吉根林围绕“如何用人工智能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展开深度分享,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 + 教育行动”的内涵。他指出,人工智能在助力教学改革、打造一流课程方面潜力巨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满意度,全方位赋能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教学资源开发与智能测评环节,吉根林提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开发出更具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的教学资源,实现精准的智能测评,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在教学管理与决策支持方面,人工智能能够分析大量教学数据,为教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做出更合理的决策。吉根林还展望了未来教育模式,重点介绍了元宇宙教育和终身学习助手等前沿概念,并分享了AI + 高等教育的应用场景案例,让与会教师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
24
2025-03
我校召开脑机智能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3月21日,脑机智能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蒋田仔,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晓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厉力华,复旦大学教授赵兴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松灿、张道强出席了会议,科学技术研究院综合管理处副处长葛少卫,实验室主要学术带头人和部分学术骨干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实验室主任张道强主持。葛少卫代表学校对莅临会议的各位委员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南航在人工智能与脑科学交叉领域的学科优势与发展规划,希望学术委员对实验室工作进行全面评估与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实验室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供战略指引。他强调,实验室作为学校重要的科研平台,是推动产学研融合的重要载体,学校将持续提供资源支持,助力实验室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随后,实验室主任张道强从科研成果、团队建设、学术影响力三个方面汇报了实验室年度进展。并对现存挑战与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性剖析与前瞻性规划。实验室骨干秦杰、邵伟分别围绕关系驱动的视觉目标解析方法
20
2025-03
人工智能学院教学活动经验分享交流沙龙
为助力教师把握前沿教育趋势、提升教学水平、强化教师发展与学院特色的融合,3月19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举办了一场教学活动经验分享交流沙龙。此次沙龙邀请了教师发展办公室主任易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督导组组长谢强作为嘉宾,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朱旗以及多位青年教师代表参加。活动由朱旗主持。 会议伊始,谢强深入解读了当前的教学评估体系,阐述了评教的详细指标。他指出,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是课程质量的关键,建议青年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教学水平;学业跟踪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青年教师应全方位关注学生学业情况,助力学生成长。 随后,易洋对照新版职称文件为大家解读了教学综合评估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等;接着,结合AI赋能教学创新,提出教师教学过程将AI落地教学场景,打造AI赋能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她指出,AI赋能教学不仅提升教师自身专业成长,还借助AI技术提升教学成果,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动力。 在交流环节,青年教师踊跃发言,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规划提出了问题。易洋和谢强针对每位青年教师的情况,给予了细致且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青年教师们答疑解惑、指明方向。 活动尾声,朱旗表示学院将
12
2025-03
学院开展“‘遇候’春笋,植树青山”劳动教育活动
3月9日,在植树节即将到来之际,学院组织学生走进溧阳市戴埠镇南渚村开展“‘遇候’春笋,植树青山”劳动教育活动。辅导员和学生党团员代表共同参加此次活动。竹林寻宝:挖笋探春第一站,同学们走进竹林,在指导员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辨别竹笋。“要注意地面的裂缝”“要注意竹笋根部很深,小心不要挖断”……指导员老师的话语听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颇有难度。同学们弯着腰、拿着锄头,穿梭于竹林之间,化身“寻宝猎人”,仔细寻找破土而出的竹笋。在反复实践后,同学们终于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找笋挖笋的速度快了起来,那一个个鲜嫩的竹笋,像是埋藏在春泥之下的珍宝,被大家小心翼翼地挖出。田野采摘:春味入篮第二站,同学们走进田野,在指导员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辨识野菜。“马兰叶片呈倒披针形”“荠菜顶端开着小白花”……放眼望去田野绿油油一片,俯下身来细细观察,植物却千姿百态。同学们在反复比对中摸索经验、锻炼眼力,更加感叹到祖先们在荒野中寻找食物的智慧。香甜手作:糙米成糕第三站,同学们走进厨房,跟随指导员老师学习炒米糕的制作技艺。从烧火开始,再到炒制糖浆,同学们平日眼中“唾手可得”的小事,此刻都显得“力不从心”。从热气升腾的炒米到最后
05
2025-03
张道强教授课题组多篇论文入选国际计算机视觉顶会CVPR 2025
CVPR(Computer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期刊和会议中,CVPR为人工智能领域的A类会议。近期,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张道强课题组4篇论文入选CVPR2025。论文1:视觉-语言模型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法研究2023级博士生汪恋雨,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研究员付华柱以及张道强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发表了论文《Vision-Language Model IP Protection via Prompt-based Learning》。论文提出了IP-CLIP,一种专为CLIP设计的轻量级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该方法通过提示学习和CLIP的冻结视觉骨干提取图像风格和内容信息,形成防止特征非法迁移的屏障。此外,引入风格增强分支,构建授权和非授权域的特征库,进一步加强保护能力。研究团队还提出了三项新指标,旨在更好地平衡授权域与非授权域之间的性能衰减。实验结果表明,IP-CLIP在多个场景下表现出色,为VLMs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图1 IP-CLIP框架展示图图2不同模型性能可视化比较论
04
2025-03
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来我院进行人工智能成果转化交流
2月28日,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燕带队来我院交流人工智能成果转化情况,科学技术研究院高新技术处副处长马一鸥、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道强以及相关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交流会,会议由张道强主持。张道强代表学院对张燕一行表示欢迎,并对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对我校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成果转化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详细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科研成果以及成果转化情况,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企业就产学转化、创新创业、人才输出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在会议自由交流环节,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刘学军分享了基于AI的全流程工业产品设计相关成果,高精度数值仿真技术在工业产品设计以及动画制作领域的应用。副教授高攀介绍了课题组在自动驾驶、图像处理、生成式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关成果已在医疗器械智能生产、重点区域人流量统计、多模态可交互检索以及仿真直播等多领域实现应用。副教授孙亮分享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在阿尔兹海默病个性化风险预测、早期识别和预防性干预方面的研究进展。万程老师围绕智能眼科、智能感知与对抗以及智能教育三个模块,阐述了AI技术在这些领域丰富的应用场景及潜在
21
2025-01
学院召开学生工作学习会、总结会、务虚会
1月19-21日,学院在将军路校区学院楼509会议室召开学生工作学习会、总结会、务虚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宁及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首先,会议进行了专题理论学习。集体学习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等内容,进一步强化学工团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育人水平,通过理论学习促进实际工作。接着,全体辅导员对过去一年来的年级工作、模块工作进行系统总结与交流,围绕党团建设、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特色品牌活动规划等专项工作设想进行沟通交流,从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思考、2025年的重点工作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汇报。王宁对此次的工作汇报进行总结,全面分析了现阶段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对2024年工作进行了复盘分析,并对做好2025年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他强调,辅导员要紧扣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方向,将个人事业与学校学院发展相融合,主动追求进步;全面提升站位,勤于思考谋划,在找准思政工作定位的基础上,持续打造学生工作特色与亮点。本次工作会议既有分享交流,又有具体谋划,把务虚会开出了“实”效果。为新一年学院学生工作的高质量开启凝聚了共识,提供了方向,增添了动力。未来,学院学工团队将
10
2025-01
副校长吴启晖带队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研
1月7日,副校长吴启晖带队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调研。中国信通院副院长魏亮参加调研交流。魏亮对吴启晖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深入,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中国信通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肩负着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双方理念契合、目标一致,拥有着广阔且极具潜力的合作前景。希望充分发挥各自在项目研究、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携手共进,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贡献更大的力量。吴启晖向中国信通院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近年来,中国信通院在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他详细介绍了南航在电磁频谱、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所取得的突破。他指出,南航在这些领域深耕多年,拥有一支专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人才队伍,具备与产业界开展深度合作的坚实基础。希望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攻克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技术难题,携手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
30
2024-12
我校举办南京市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专场活动
12月26日下午,南京市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专场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道强、副院长朱旗及相关骨干教师、人工智能领域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代表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由朱旗主持。张道强代表学院向与会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情况。他希望借此契机,与企业代表们深入沟通、紧密协作,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核心,精准对接学院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同时为学院人才培养拓宽实践渠道,实现高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会上,学院的教师代表们展示了各自科研团队在脑机智能、机器学习、大模型等前沿领域的先进技术与创新成果。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南京全控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小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技术需求,江北新区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推介了算力资源。根据企业前期反馈的需求,活动精心组织了38家企业与学院的3个科研团队进行分组深度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优势与需求,探讨合作的潜在机会与方向,为后续进一步深化合
25
2024-12
人工智能学院院徽正式发布
院徽不仅是学院的独特文化标识,更是凝聚办学特色与师生精神的核心象征。为进一步提升学院品牌形象,筑牢学院文化根基,增强师生的认同感与使命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经广泛征集、深入研讨和精心修改,并由学院党政联席会最终审定,学院院徽方案正式确定并予以发布。院徽释义:整体构图:院徽的整体构图融合“人工智能”英文首字母“AI”、字母“X”、航空、航天(卫星)、民航以及运行轨道(弧线部分)等多元元素。这一设计不仅生动诠释了学院“特色引领、交叉融合”的建设思路,更是学院面向航空、航天、民航“三航”领域,深度探索“AI+X”与“X+AI”多学科交叉发展模式的鲜明映照。底部书页造型:书页造型象征着智慧的源泉、知识的宝库、成就的基石以及学术的权威,体现了学院培育社会时代栋梁的重大教育使命。而书页下方分布的长短横线,与二进制代码“00011000”精准对应,转换成十进制为数字“24”。学院于2024年开启独立运行新篇章,编号为24院,且第24个英文母恰好是“X”,深刻映射出学院积极投身学校交叉学科培育工程的壮志雄心与不懈努力。颜色选取:院徽主色调采用深蓝色,寓意着代表未来科技前沿的“深蓝”人工智能领
23
2024-12
学院党委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暨青年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仪式
为鞭策党员牢记初心使命,赓续航空报国光荣传统,切实肩负“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崇高使命,近日,学院党委于航空航天教育教学基地御风园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暨青年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仪式,教工党员、本研学生党员代表近百人参加此次仪式。仪式现场,氛围庄重而肃穆。全体党员整齐排列,面向鲜艳的党旗,高举右拳,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赵德政号召全体党员时刻牢记入党初心,以誓言激发奋斗动力,忠实履行党员义务,积极行使党员权利,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青年学子要以实际行动书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青年的使命和任务,为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青年力量!本次新党员入党宣誓暨青年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仪式激励全体党员切实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学院全体党员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坚定不移地朝着航空航天民航特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3
跳转到
版权所有 © 20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邮政编码: 211106
技术支持:梦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