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喜报 | 我院在《Nature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5-08-29作者:来源:人工智能学院编辑:供图:审核:阅读:267

近日,我院题为“An eyecare foundation model for clinical assistanc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的研究论文被医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edicine》(影响因子50.0)正式录用。我院 iBrain 课题组助理教授钱波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副教务长、医学院院长黄天荫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盛斌教授。


EyeFM系统功能及应用场景概念图

该研究构建了一种面向眼科疾病临床辅助诊疗的视觉语言大模型(命名为EyeFM),为医学基础模型的未来发展与临床转化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EyeFM 基于来自全球多民族的眼科影像及其配对的临床文本进行预训练,涵盖五种成像模态。整体架构由两个核心模块组成:视觉(图像)模块与语言模块。模型验证采用分阶段的三步策略。第一步是回顾性多民族数据验证,研究团队基于全球多民族数据,对 EyeFM 的五大核心临床任务开展基准测试。第二步是跨国多中心的医生阅片测试与真实世界研究,邀请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北美6个国家的眼科和基层医生参与验证。结果显示 EyeFM 在单模态诊断、跨模态诊断、图像报告生成和基于图像的问答等任务中,均对医生的工作表现和效率提供了显著辅助。在海南和上海的双中心真实世界研究中,进一步证明了 EyeFM 在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不同患者人群中,依然具备临床辅助价值。第三步是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在上海健康医疗中心开展,纳入668名眼底疾病高危受试者,对比“医生+EyeFM协同”(干预组)与“医生独立筛查”(对照组)的差异,核心评估7类常见眼底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老年黄斑变性、近视性黄斑变性、糖尿病黄斑水肿、黄斑前膜、黄斑裂孔)的诊疗效果。结果表明,干预组总诊断正确率相较对照组显著提升;干预组筛查报告标准化评分(基于完整性、正确性、必要性、安全性四维度)得到提高;随访显示干预组患者对诊疗建议的依从性更高。

《Nature Medicine》是Nature出版集团旗下专注于医学研究的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创新性医学研究、临床应用及转化医学前沿成果,2025年最新影响因子为50.0。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5-03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