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24 2025-03

我校召开脑机智能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3月21日,脑机智能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召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纬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蒋田仔,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晓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厉力华,复旦大学教授赵兴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松灿、张道强出席了会议,科学技术研究院综合管理处副处长葛少卫,实验室主要学术带头人和部分学术骨干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实验室主任张道强主持。葛少卫代表学校对莅临会议的各位委员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南航在人工智能与脑科学交叉领域的学科优势与发展规划,希望学术委员对实验室工作进行全面评估与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实验室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供战略指引。他强调,实验室作为学校重要的科研平台,是推动产学研融合的重要载体,学校将持续提供资源支持,助力实验室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随后,实验室主任张道强从科研成果、团队建设、学术影响力三个方面汇报了实验室年度进展。并对现存挑战与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性剖析与前瞻性规划。实验室骨干秦杰、邵伟分别围绕关系驱动的视觉目标解析方法
04 2025-03

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来我院进行人工智能成果转化交流

2月28日,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燕带队来我院交流人工智能成果转化情况,科学技术研究院高新技术处副处长马一鸥、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道强以及相关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交流会,会议由张道强主持。张道强代表学院对张燕一行表示欢迎,并对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对我校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成果转化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详细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科研成果以及成果转化情况,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企业就产学转化、创新创业、人才输出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在会议自由交流环节,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刘学军分享了基于AI的全流程工业产品设计相关成果,高精度数值仿真技术在工业产品设计以及动画制作领域的应用。副教授高攀介绍了课题组在自动驾驶、图像处理、生成式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关成果已在医疗器械智能生产、重点区域人流量统计、多模态可交互检索以及仿真直播等多领域实现应用。副教授孙亮分享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在阿尔兹海默病个性化风险预测、早期识别和预防性干预方面的研究进展。万程老师围绕智能眼科、智能感知与对抗以及智能教育三个模块,阐述了AI技术在这些领域丰富的应用场景及潜在
10 2025-01

副校长吴启晖带队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研

1月7日,副校长吴启晖带队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调研。中国信通院副院长魏亮参加调研交流。魏亮对吴启晖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深入,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中国信通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肩负着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双方理念契合、目标一致,拥有着广阔且极具潜力的合作前景。希望充分发挥各自在项目研究、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携手共进,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贡献更大的力量。吴启晖向中国信通院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近年来,中国信通院在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他详细介绍了南航在电磁频谱、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所取得的突破。他指出,南航在这些领域深耕多年,拥有一支专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人才队伍,具备与产业界开展深度合作的坚实基础。希望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攻克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技术难题,携手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
30 2024-12

我校举办南京市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专场活动

12月26日下午,南京市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专场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道强、副院长朱旗及相关骨干教师、人工智能领域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代表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由朱旗主持。张道强代表学院向与会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情况。他希望借此契机,与企业代表们深入沟通、紧密协作,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核心,精准对接学院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同时为学院人才培养拓宽实践渠道,实现高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会上,学院的教师代表们展示了各自科研团队在脑机智能、机器学习、大模型等前沿领域的先进技术与创新成果。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南京全控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小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技术需求,江北新区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推介了算力资源。根据企业前期反馈的需求,活动精心组织了38家企业与学院的3个科研团队进行分组深度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优势与需求,探讨合作的潜在机会与方向,为后续进一步深化合
06 2024-12

市工信局领导来我院调研交流

12月5日上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简称“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处处长谈韧、人工智能处处长王威等领导一行来访我校人工智能学院,在计算机学院楼509会议室开展深入研讨交流,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道强、相关人工智能专业领域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交流研讨会,会议由张道强主持。首先,张道强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师资队伍、科研成就以及未来规划。他强调,学院始终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创新实践,期望能与业界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在随后的交流中,参会教师代表分别展示了最新的科研成果。李丕绩老师介绍了大模型的构建原理及其广泛的应用场景,高攀老师分享了团队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分享了与江苏药监局等单位的合作案例,邵伟老师则聚焦于生命健康领域,详细介绍了基于医学图像分析技术在脑疾病诊治中的广泛应用。听取汇报后,王威肯定了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并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期待。谈韧指出,希望借助专场校企合作交流会等形式,为双方搭建更加广阔的合作平台,从而加强双方在实验生产、消防安全、医疗健康、基因工程、教育教学等多个领域的资源共享与合作。此次访问不仅加深了双方的了解,
18 2024-1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霁做客校本培训活动

2024年11月13日,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教育与智能计算系统课程建设的校本培训名师报告会在人工智能学院顺利举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霁、中科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人事处处长毛志清、我校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主任朱建军、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朱旗,以及四十多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朱建军主持。 陈云霁作了题为“智能计算系统课程建设经验分享”的报告。他首先对我国人工智能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尽管我国在人工智能应用层算法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系统层和芯片层的教育与教学方面仍显有很大进步空间。当前,高校的人工智能课程大多集中在应用层面,忽视了芯片和系统层的教学,这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难以掌握这些底层技术。 接着,陈云霁从智能计算系统的重要性、开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以及智能计算的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阐述。他建议高校在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时,应该更加注重系统性和底层技术的教育。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就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人工智能芯片等话题与陈云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为与会教师提供了与领域专家深入交流和探讨的机会和平台,也为与会教师在人工智能课程
12 2024-11

六WEI空间 | 共话AI,探索未来新“智”味

11月9日,学院于天目湖校区东篱苑B5-109一站式活动空间举办“共话AI,探索未来新‘智’味”师生分享沙龙。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道强教授、副院长朱旗教授、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增进学生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活动伊始,张道强和朱旗为同学们详细叙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人工智能学科在我校的发展历程。随后张道强就当前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了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他强调要构建“人工智能+”科研体系,将人工智能与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结合,促进符合时代需求的交叉学科发展。此外,张道强详细介绍了学院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师生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涵盖了新生发展规划、学生科创项目以及学科交叉前景等多个角度。张道强和朱旗逐一细致作答,为同学们的学涯规划提供贴心建议和指导。最后,张道强勉励各位同学,要抢抓时代机遇,学好专业本领,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科创能力,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本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人工智能专业的热情,为他们的学涯规划指明了方向。未来,学院持续开展师生互动
21 2024-10

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乐享教学”研讨沙龙

为促进教师AI交叉领域的教学能力提升,10月18日,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乐享教学”研讨沙龙,邀请刘学军教授作了主题为“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经验交流”的报告。本次活动吸引了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学院、民航学院、物理学院、人文学院等学院的30多名教师参加,活动由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朱旗主持。刘学军教授以课题选题、研究过程、以及学生能力发展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交叉学科研究与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细致分析,她揭示了如何通过跨学科合作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未来的AI交叉研究型人才提供了宝贵思路。她认为,本科生需注重训练基础知识和培养专业兴趣,研究生需注重前期学科知识的积累,不能急于求成,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则要加强学科之间、导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多方面的交流。作为导师,需要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注重引导,锻炼学生自身能力,帮助学生找对方向,助其成才。报告后,围绕活动主题,刘学军教授与参会的多位教师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本次研讨活动属于我校全员育人校本培训“乐享教学”专项。学院将通过专项活动,深化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积极
04 2024-09

计遇·智算未来 | 学院2024级新生迎新工作圆满完成

8月31日-9月2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4级本研新生迎新工作于天目湖校区、将军路校区顺利开展,本次迎新工作立足学院特色,从学生特点出发,结合学院精神内涵和育人理念,以诚挚的热情和细致入微的工作为新生和家长留下了难忘的南航初记忆。本次迎新活动,学院以“计遇·智算未来”为主题,致力于为新生提供关怀与引导,勉励新生在新的学习阶段奋勇争先、勇立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之上。本次迎新工作启动早,迎新团队充分利用暑期,于线上开办了新生系列导航课程,邀请优秀学长学姐,带领新生提前进行学习适应,勾勒大学“初印象”,收获了新生和家长的一众好评。迎新当天,校党委书记甄良,校长姜斌,副校长徐正扬、张启钱等学校领导来到现场视察学院迎新工作,与新生共同签名并合影留念,为新生送上暖心祝福。学院领导班子为过生日的新生送上了蛋糕与祝福,新生收获了一份温馨的“成人礼”;前往宿舍送去关怀,让新生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迎新现场,学院融合专业特色与创意文化IP,打造迎新工作亮点。志愿者于报到现场为新生分发学院新生大礼包,礼包内包含定制T恤、喔喔卡套、喔喔钥匙扣与喔喔贴纸等入学纪念品。此外,学院还为新生送